在日前召开的公司安全生产例会上,朱卫东副总经理专门就安全工作作了重点要求,指出现已进入春季,季节变化给人员精神状态带来较大影响,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对职工的安全操作加强监控,对职工的精神状态密切关注,防止因职工精神状态不佳引发误操作而造成事故; 2月份国内同行业企业接连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,这些事故给我们广大职工敲响了警钟,应引起高度重视。目前我们的职工素质还不够高,我们的管理水平与先进单位还有很大差距,首先要认识到与先进单位安全管理的差距,进一步拓宽管理思路,努力提高管理水平。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逐步把未建立的制度健全完善到位。三是要加强执行力建设,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要彻底,不打折扣,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。四是要做好公司安全文化建设。安全文化建设体现一个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,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,体现了职工素质的高低,我们要认识到安全文化创建的重要意义,吸取先进的经验,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安全文化,逐步建立起特钢的安全文化。
在企业日常安全工作中,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对情绪易波动,疲劳作业,酒后上岗等存在潜在安全隐患问题的一类隐患人的管理。在工作中,因为心不在焉,疲劳作业,酒后上岗酿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。特别是在节日期间,一些职工被喜庆的气氛冲昏头脑,放松了对自己安全上的要求,走亲访友休息不好,烟酒无度状态不佳等等情况,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。而这类人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身状况不佳,精神状态异常进行上岗作业受到批评指责和处罚,常常躲避领导、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视线,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。
笔者认为,“隐患人”具体指那些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、不按规程操作的糊涂人、精神萎靡的疲惫人、冒失的粗心人、满不在乎的马虎人、身带酒气的迷糊人、吊儿郎当的懒散人、凑凑合合的情绪人、忧家忧事的操心人、冒险蛮干的危险人、不安心工作的情绪人等等。凡是存在这些因素的人都可归为隐患人行列。
对于“隐患人”一经发现应马上停岗,进行培训教育。那么,怎样才能防范和避免“隐患人”对安全生产的威胁呢?一是要把牢班前上岗预防关。班长、安全员在上岗作业前认真观察班组每位成员的精神面貌,开好班前会。二是要把牢亲情关,把对隐患人的防治链条延伸到家庭,在职工家属中普及安全知识,加强单位和家庭之间的互动,切实发挥职工家属对“隐患人”的帮教作用,促使隐患人向本质安全人转变。三是要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,层层分解到人头。加大对违章违纪处罚力度。安全风险抵押到一线,采用经济手段增强隐患人的自我约束,自我控制,自我保护意识。四是要强化安全素质提升。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等形式,使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。强化应知应会、现场操作技能、岗位危险辨识和危险预知能力训练,培养规范而安全的职工工作习惯。另外,还要从设备硬件系统上进行改进,采用先进技术,通过安全连锁设计确保不出安全事故。
不以安小而不为,不以患小而为之。事故是积累出来的。只有防微杜渐,创建令人安心的生产环境,强化职工安全意识,提高职工预防事故的能力,消除管理缺失,铲除隐患人产生的条件,切实将“隐患人”对安全生产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,才能确保安全生产。